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中信建投换帅!原中信银行行长刘成接任董事长,王常青到龄退休

  • 房产
  • 2025-02-21 19:30:05
  • 17

  20日晚间,中信建投证券正式宣布重大人事调整:原董事长王常青因到龄退休辞任,中信银行行长刘成接任党委书记及董事长职务。

中信建投换帅!原中信银行行长刘成接任董事长,王常青到龄退休

  王常青时代落幕:从重组“老将”到千亿券商掌舵人

  王常青自2005年中信建投重组华夏证券时加入,2011年起担任董事长,执掌公司近14年。在其任期内,中信建投总资产从不足500亿元跃升至5547亿元,投行业务长期稳居行业前三,并推动公司完成A+H股上市,市值一度超越“老大哥”中信证券。2024年,中信建投虽受市场波动影响,投行业务仍以43.7亿元IPO承销规模位居行业第三,保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位列市场第一。

  刘成跨界接棒:挑战与机遇并存

  新任董事长刘成现年58岁,此前无证券行业经验,但其履历横跨政、银、学三界:早年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从事宏观经济政策制定,2018年进入中信银行后,推动该行资产规模突破9.26万亿元,净利润连续三年稳步增长。

中信建投换帅!原中信银行行长刘成接任董事长,王常青到龄退休

  建设一流投行的重任摆在“跨界人”刘成眼前:

业绩修复:中信建投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2.13%,投行业务收入锐减61.55%,主因IPO市场低迷及监管趋严;

内控整改:2024年公司收到22张监管罚单,涉及投行尽调不充分、场外期权业务风控漏洞等问题,2025年初再因衍生品业务违规收到首张罚单;

团队协同:与总经理金剑华(原中信证券投行老将)的“银证组合”需平衡创新与合规,尤其在并购重组、财富管理等领域寻求突破。

  行业整合猜想:中信系协同与并购浪潮

  刘成与金剑华均来自中信集团旗下机构,引发市场对“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合并的猜测。尽管双方控股股东同为中信金控,但业内人士指出,合并需克服股权结构复杂(中信证券仅持股7%)、业务重叠等障碍,短期内更可能侧重资源协同,如投行项目联动、跨境业务整合等。

  这一调整亦契合行业并购浪潮。“国联证券+民生证券”重组获批,“国君+海通”合并方案通过交易所审核,头部券商通过并购扩大规模、补足区域或业务短板的趋势加速。

  券业图景:年轻化与数字化转型并行

  王常青的退休亦凸显行业“60后”高管集中退场的趋势。2024年,43家上市券商中因退休离任的高管达28人,较前一年增长近一倍,包括中信证券前总经理杨明辉、国泰君安前总裁王松等。包括中信证券前总经理杨明辉、国泰君安前总裁王松等。目前,A股券商仍有12位董事长年龄超60岁,如广发证券林传辉(61岁)、华泰证券张伟(61岁)等,未来两年或将迎来新一轮退休潮。

  尽管刘成属“60后”,证券行业高管年轻化趋势仍在深化:

  “70后”主导:上市券商高管中占比超60%,如中信证券新任首席信息官于新利(1970年生)等;

  “80后”崛起:财达证券副总经理康云龙(1988年生)、红塔证券副总裁李奇霖(1988年生)等新生代开始掌舵细分业务。

  与此同时,技术派高管地位提升。中信证券于2025年2月任命司龄26年的于新利为首席信息官,主导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反映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未来展望:合规底线与创新突围

  当前,证券行业面临双重压力:注册制改革与投行严监管要求强化合规能力,而财富管理转型与国际化布局需突破传统模式。分析人士指出,头部券商凭借治理结构与资源整合优势,或在新一轮竞争中巩固地位,而中小机构若无法差异化发展,恐在并购潮中边缘化。

  中信建投此次换帅,既是行业代际更迭的缩影,亦为观察券商战略转型提供了关键样本。刘成团队能否在合规基础上重振投行业务优势,或将成为2025年行业格局演变的风向标。

  注:本文结合AI生成,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