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心理学教授黄秀兰这样培养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

  • 房产
  • 2024-12-21 23:15:06
  • 23
近年来,社会情感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组织与各国人才培养倡导的不可或缺的能力。而社会情感学习不仅回应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之间的冲突,还回应了过分关注学生的智力提升而忽视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活动。 社会情感能力这一概念产生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关注全球范围内学生和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并通过构建培养框架、发布智库报告、促进国际合作等方式推动各国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推出《反思学习:为教育系统回顾社会情感学习》《亚太地区幼儿保育和教育:社会情感学习教师培训手册》《转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基于社会情感学习的教育转型框架》等出版物。 鉴于此,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方面的做法,将有助于我们明确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等问题。 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是什么 社会情感能力又被称作社会情感技能、非认知技能、软技能或性格技能,是个体有效认知和管理自我和他人情绪、情感,与他人和社会建立积极关系,并能有效处理问题的必要知识、态度与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提出:“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他们识别和管理情绪、关心他人、作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巧妙应对挑战性情境的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情感能力作为一种可教授的能力,儿童和成年人获得并有效运用这一能力的过程即为社会情感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不同组织、国家以及研究者推出的多种框架,于2019年提出了社会情感学习模型,包含共情、正念、同情、批判性探究四个方面,分别意指:理解他人的情感、思想和动机,并与他人产生共鸣的能力;关注当下的情绪与意识,提高非判断性质的专注度与觉察力;意图减轻他人的痛苦或困扰,并通过自己的辨别采取行动;基于个体观察、经验、思考、推理和判断了解外部概念、现象或主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指出,社会情感能力的内涵具有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三个面向,并认为社会情感学习将带来心理与行为的转变,有助于基础核心技能与高阶技能、元技能的培养。而教师群体在社会情感学习中扮演着独特角色,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往往需要教师也同样具备高水平的社会情感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师通过培训项目熟悉学科课程与社会情感的教学方法、内容和目标,通过日常实践把握教学情境和学生特点等知识,才能使自身具备良好的社会情感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符合社会情感学习的干预和支持。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平和稳定、思维清晰、亲切友善的教师”概念,并指出这类教师在身体、情感、社交、思维、精神等多个维度都有较强的自我关怀,体现出较强的情绪意识与管控能力、正念意识与降压能力,以及关怀、共情与同情能力。 而根据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会”提出的社会情感学习框架,具有较强社会情感能力的教师通常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能够识别与评估自身感受、情绪、兴趣、价值观,理解自身行为将产生的影响,并能够在遇到挑战时通过“自我管理”有效调节自身情绪、思想和行为,懂得设定个人发展目标;具备对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换位思考和共情的“社会意识”能力,能够与不同个人或集体建立、维持健康和有益的“人际关系”,并依据道德标准、安全要求、社会规范,在尊重他人、考虑行动后果的基础上作出“负责任的决策”。 为什么要培养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社会情感学习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全球公民教育的基石。学校作为开展社会情感学习的关键场所,教师在为学习者创造机会以培养社会情感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通过设计、实施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社会、情感和道德教育,并对具有特殊背景的学生予以关注,能够帮助学生成长为可以应对未来各种问题的终身学习者。 通过社会情感学习,教师还能帮助学生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从而提升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参与度,使学生更具责任心,变得更乐于助人、乐于贡献,在能力和机遇驱动的未来茁壮成长。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推动和平、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经济稳定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包容。 而培养教师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有助于教师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压力与挑战,提高教师福祉。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与课堂干扰,缺乏社会情感能力的教师很容易陷入沮丧,并倾向于采用惩罚性方式进行干预,损害学生的自我学习动机,使得学生的不良行为以及课堂的混乱情况持续出现。因此产生的消极情绪累积还有可能引发职业倦怠,导致教师过早离职、学生学业中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当前针对教师压力而开展的有关支持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参与这些项目的教师体现出课堂管理效果以及幸福感指数的升高,同时倦怠与消极情绪的身心症状减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指出,学生通常是以观察和互动的方式习得社会情感能力,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主要示范者,在与自己、与学生、与教学任务、与同事、与家长的互动中展现出良好的社会情感能力,通常比教授社会情感学习的专门课程更为有效。 因此,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开展符合社会情感学习的教学管理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参与度以及对学校的积极感受。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社会情感能力与幸福感的教师能够通过师生关系、班级管理以及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作用于课堂氛围,从而建立“亲社会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和学业成就。 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提出教师社会情感学习的框架,倡导教师建立“亲近社会且积极回应的课堂”,同时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方式、互动方式、管理方式与评估方式对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以及多元、包容、公正的校园氛围具有深切的影响。 如何培养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 构建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框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以学术机构、基金会、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开发了诸多社会情感能力框架,然而这些框架大多侧重于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定义,当前国际社会缺乏从整个教育系统出发,将社会情感能力整合进教师素养提升体系的框架。 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了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概念框架,为职前和在职教师提供包含“教师自我建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多样性、包容性、文化响应性和公平性”“测量与评估”四个模块的培训指南,旨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教师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社会情感能力培养路径。 研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评估工具。社会情感能力是一种“难以衡量”的技能,当前国际社会已经出现了由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会”研发的《社会情感教学和能力的自我评估表》《社会情感能力问卷》等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测量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社会情感能力不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突然获得的能力,而是伴随学习者一生的技能,因此针对社会情感能力的测量和评估工具不应局限于评价学生或教师是否获得了社会情感能力,而应致力于促进和完善学习者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在此理念指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师和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评估》中明确指出,在与教育政策、教学实践和专业学习相匹配的情况下,针对社会情感能力的自我评估、项目质量评估、形成性评估都将极大推动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社会情感能力测量和评估工具的使用也能直接促进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 形成家校社合作的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支持系统。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主体为教师提供的帮助是否充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亚太地区幼儿保育和教育:社会情感学习教师培训手册》特别指出,没有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仅靠教师无法推进其社会情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家长应充分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与社会情感学习相关的内容;学校应为教师营造健康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社会情感知识与技能培训,在增强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同时,为教师有效应用社会情感能力提供帮助;政府应整合社会资源,制定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相关政策,在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与教师社会情感相关的内容。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方主体合作助力的基础上,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教师报》2024年01月24日第3版

心理学教授黄秀兰这样培养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