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溯源·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仁寿县

  • 房产
  • 2024-12-21 09:20:00
  • 13
千年古县 溯源 大美仁寿 仁 寿 2024年9月,四川省民政厅公布第一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其中,眉山市仁寿县入选“千年古县”类地名文化遗产。 眉山之东,成都正南,即是仁寿。 仁 寿 今仁寿之域,东晋太元时期(376—396年)建西城戍;建县始于东晋义熙十年(414年),置冶官县;南朝梁普通年间(520—526年),名怀仁县;西魏废帝二年(533年)改名普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改普宁为仁寿,县名沿用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壹 因盐而兴 溯源 因人成邑 仁 寿 陵井者,本沛国张道陵所开,故以陵为号。晋太元中,刺史毛璩乃于东西两山筑城,置主将防卫之。后废陵井,更开狼毒井,今之煮井是也,居人承旧名,犹曰陵井,其实非也。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仁 寿 仁寿最初的农耕文明,大约是从古蜀国的开明王朝开始,但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却是在汉武帝时期。那时这片区域根本就没有名字,且分属犍为郡武阳县和蜀郡广都县。 直到东汉顺帝汉安三年(144年),那位曾做过江州令、后来弃官从道的道教祖师张陵(后世称张道陵)来到此地传经授道、凿井煮盐,才渐渐在三隅山(今仁寿县文林街道飞泉山、翳嘶山、跨鳌山)下形成了坊市,使这一方不毛之地开始了文化的萌动与繁荣。因此,今仁寿县境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都被称为陵州,这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张道陵的名字命名的地方。 进入宋代,由于卓筒井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盐卤的开发和盐业的发展,使得陵州“郡之盐利,冒于西蜀”,直接跃升为四川繁华富庶之地。 到了明代,成都府井盐生产以简州最为突出,其次是仁寿县。《大明一统志》曰:“盐,府境有井,大小不一,出其水煎盐,历代因之,简州、仁寿为盛,民赖其利。” 从东汉时期凿井开始,由烧盐灶户聚居,后渐渐在仁寿三隅山(飞泉山、翳嘶山、跨鳌山)下形成了热闹的街市,为方便管理行政和盐政,于此设置了郡、州、县,千百年来,且无论朝代如何更迭,郡治和县治均设于三隅山下,足以见得凿井煮盐等工商业活动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仁寿历史上是一座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的“盐城”。 贰 溯源寻踪 溯源 县名由来 仁 寿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仁 寿 关于仁寿县名由来,史学界有多种说法。但经大量考证,今人大多认可“以宫殿为名”之说。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以外戚身份夺北周帝位,建立隋朝,并分封四子杨秀为蜀王,命其为益州刺史、总管。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隋文帝认为自己把纷乱数百年的中原乱局一统,并施行仁政,使全国归于安定,完全符合儒家“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的宗旨要素,故以“仁寿”为名命名新建的宫殿,并长居仁寿宫。蜀王秀为和其意,上书请求将其封地中产盐最多的县予以更名。于是,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颁旨,将“普宁”正式易名为“仁寿”。 叁 生于忧患 溯源 英才辈出 仁 寿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二章》 仁 寿 仁寿地处四川盆地中南部,虽与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毗邻,然境内自然条件较差,地瘠林稀,内无大江大河过境,历史上常年饱受旱灾困扰,在仁寿历代县志中,都不乏对旱灾肆虐的惨烈记述。仁寿人民在这一特定的丘陵地区生存发展,形成勤俭质朴、吃苦耐劳的性格和习俗的同时,亦将“立志进取、奋勇争先”的思想沉淀在了仁寿文明的内核中。 在儒、释、道深厚的传统人文背景下,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仁寿人,千百年来产生了一批不仅堪称乡贤,还足以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的英才俊杰。他们使仁寿的山川风物,不仅具有悠悠岁月的历史包浆,还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核。 从古到今,从仁寿涌现的俊杰有:“词坛骄子,乱世才俊”的孙光宪;“江西诗派,顶梁之柱”的韩驹;“末代宰相,义不屈节”的何栗;“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的虞允文;“抗日名将,情系家乡”的潘文华;“地质大师,科学泰斗”的黄汲清;“艺术大师,国画翘楚”的冯建吴;“画坛奇才,艺术巨匠”的石鲁等。 肆 人口迁徙 溯源 湖广填川 仁 寿 荒灾战乱人丁罕,湖广前驱远路迁。奉旨赴川勤拓垦,求生入蜀勉插占。麻城集散谋丰沃,孝感乡约报养安。流徙壮哉何所敬,柏丛来裔探由缘。 ——《七律·湖广填四川》 仁 寿 仁寿是一个移民大县,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仁寿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巨大的战火浩劫。当今仁寿人的祖籍,其实大部分是从外省各地迁入,其中以历史上两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最多。 仁 寿 第一次是元末明初,即元代至正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1362-1365年),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夏,仁寿属其管辖。当时的蜀地经历饥荒与蒙古大军屠戮,导致地广人稀,湖广人自麻城、孝感移居仁寿。《仁寿县志》民国版记载:“元末大饥,继以兵祸,死亡迁徙几无孑遗,明初徙楚民实属,楚产始遍县境。” 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由于此段时期张献忠为争夺蜀地与明军交战,之后又与南明流亡军交战,接着是清军与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交战,再后是吴三桂与清军交战,战火延绵50年之久,仁寿地区同四川很多地方一样,人口近乎灭绝。《明史·流贼·张献忠》记载:“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其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康熙时期,四川巡抚张德地上奏提出移民政策,康熙皇帝颁布《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书,向四川迁徙人口。《仁寿县志》民国版记载:“献贼之乱,井里复墟,清初广招来归者,始仅九十二丁户,后湖广、江西、闽、粤、云、贵等地人实川,陵州人口渐众。” 由于各省移民扎根仁寿,并在这片土地上“五方杂处”,百姓常以姓氏宗族为单位抱团聚居,这就在仁寿的广大地域中形成了很多诸如方家镇、向家场、叶家山、李家坝等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同时,一些原本在湖广一带流传的民俗文化,在仁寿依然得到传承和保留。 伍 万众一心 溯源 开山造湖 仁 寿 公元1970年,仁寿修建黑龙滩;东南干渠绕山转,斗农毛渠到田间;引来滚滚岷江水,灌溉陵州万亩田…… ——省级非遗传承·仁寿“抬工号子” 仁 寿 在黑龙滩水库建成之前,仁寿曾是一个“十年九旱”的缺水之地,根据《仁寿县志》民国版记载,自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至民国末年的426年时间里,大旱灾平均八年一次;民国时期,大旱和局部大旱甚至高达三年两次。“下雨外流,无雨吃愁,十年有九旱,用水贵如油”、“红苕半年粮,生活苦中尝”……这些谚语,就是历史上仁寿县严重缺水情况的真实写照。 仁 寿 解放后,经历了1961年后的连续三年大旱,党和政府深感仁寿水资源匮乏之苦。1969年,乐山地革委派工作组到仁寿进行水利规划,经过调查研究,几经波折,1970年5月,省革委同意修建黑龙潭水库;同年10月,一场轰轰烈烈、战天斗地的水库修建史,就此展开。数万水利战士和干部团结一致,在缺乏重型工程机械的条件下,艰苦奋战,纯以人力修筑了这项水利工程。在工程建设时期,高峰时常年施工队伍达4万余人,冬春突击上10万余人,几乎占当时全县劳动力的30%。整个项目先后经过八年建设、七年整治,历时十五年(直至1985年)竣工。从此,仁寿县从过去“靠天吃饭”的贫困县,逐渐发展为“全国十二大粮仓县”之一。 仁 寿 1986年,黑龙潭风景名胜区成立;2005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当地行政区划更名为黑龙滩镇,因此风景区更名为黑龙滩风景名胜区;2014年,该风景区被列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 陆 砥砺奋进 溯源 继往开来 仁 寿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仁寿人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奋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在成德眉资四市同城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仁寿县凭借着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成为了成都向南发展的桥头堡,经济稳定保持中高速度增长,先后获评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等多个全国百强称号。 结 溯源 语 仁 寿 陵州千载,岁月更迭,新一代的仁寿人,正将“仁者爱人”、“仁者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仁寿精神向前延伸和拓展…… 仁寿,将在实现中国梦中,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注:本文图片由仁寿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四川文旅频道 参考文献资料: 1.《资治通鉴·隋纪二·开皇十三年》; 2.《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3期任乃强著《四川地名考释》 3.《四川简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4.《道教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华阳国志》,四川大学出版社; 6.《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7.《大明一统志》,北京汇聚文源发展有限公司; 8.《湖广填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 9.《仁寿县志》民国版,中国文史出版社; 10.《仁寿县志》1990年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11.《黑龙滩水库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2.《仁寿史话》,西安出版社。

溯源·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仁寿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