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报告》:投资者基金持有仍呈短期化特征,线下渠道尤为明显

  • 汽车
  • 2024-12-20 21:39:02
  • 25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报告》:投资者基金持有仍呈短期化特征,线下渠道尤为明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12月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和蚂蚁理财智库共同发布的《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尽管居民对长期理财的关注度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投资短期现象。2024年基金持有时间在一年以内的用户占比高达66%。持有时长在6个月内的客户占比同样逐年增加,由2022年的40%、2023年的44%增长至2024年的47%。而实际持有基金时长在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仅占13%,与2023年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线下渠道基金客户短期投资倾向更为明显,实际持有时长在3个月以下的客户占比达到37%,高于金融机构线上渠道的24%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渠道的26%。

蚂蚁集团财富事业部副总裁李小军认为,线下工作人员的引导并未提升客户的长期投资意愿,反而促进了短期投资行为。从引导客户长期投资行为的角度,应考虑转变线下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从销售导向到资产管理导向。

“当市场表现不如预期时,投资者可能会因为长期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厌恶心理而选择退出市场,因此需要金融机构的投资者教育与服务帮助用户校准投资预期并养成良好投资习惯,从而达到鼓励用户长持的目的。”李小军说。

在投资种类方面,2024年尽管居民对各类资产的增配意愿普遍增强,但资产配置方向仍相对集中于储蓄、债类等较低收益资产,权益类配置相对较低。

具体来看,银行存款类、公募基金和债券类仍然是2024年居民投资比例最高的三项资产。其中,银行存款类资产仍是中国投资者资产配置组合的核心,主要投资产品中包括银行存款的居民占比维持在74%。债券类资产连续三年稳定增长,由2021年的15%、2022年的21%、2023年的27%提高至2024年的32%。

公募基金配置仍居于居民配置品类的第二位,比例相较于2023年有所回升,达到35%。其中,货币基金占比仍居首位,债券基金占比持续提高,股票基金占比继续小幅降低。这进一步加剧了居民资产配置的集中度,提高了偏债资产的配置比例。私募基金配置比例有所提高,但整体占比较小,仅为4%。 

《报告》还指出,居民对长期理财,尤其是补充养老金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将长期理财用于补充养老金的居民比例连续三年增长,今年已达到47%。同时,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渗透率也显著提升,开设养老金账户的受访者占比从去年的38%跃升至56%,已购买养老金产品的受访者比例也从24%提高至37%。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认为,这一趋势反映出居民对未来养老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及积极采取行动进行财务规划的决心。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居民越来越意识到通过多元化的养老方式来应对未来的养老挑战。

投顾业务覆盖率也在持续增加。《报告》显示,使用过投顾业务的受访者占比逐年增长,由2022年的21%、2023年的27%进一步增长至2024年已达到41%。此外,使用过投顾业务的客户无论在正收益占比还是收益率上都高于未使用投顾的受访者。 

在居民金融健康方面,《报告》发现,2024年负债人群规模增加,负债占收入比例高的人群略微减少。其中,31-40岁人群负债收入比在30%以上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这一群体尤其需要关注高负债问题与其他财务健康指标的平衡。 

而过度消费与负债情况息息相关。《报告》显示,日常消费大于收入的受访者中超过半数月度负债比例高于50%,这反映出缺乏有效的财务规划和预算控制可能导致的冲动消费和负债问题。

有话要说...